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专题 > 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教育大数据主题研讨会 > 专题报告

苏州创建智慧教育示范区的思考与探索——苏州市教育局调研员高国华做专题报告

来源:市教育局发布时间:2019-12-08 13:12浏览量:字体: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

  刚才几位专家围绕智慧教育示范区和教育大数据发表了许多精辟的观点,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让我们受益匪浅。借此机会,我把苏州在创建智慧教育示范区方面的一些思考与探索向大家作一汇报,希望得到大家的指点和帮助。我的汇报分五部分。

  一、确立变革的理念和思路,实现创新开放的智慧教育。

  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中部,下辖4市6区,常住人口1068万,是一座以现代经济为支撑、高度开放的重要中心城市。2018年全市GDP达1.85万亿元,互联网网民超过900万人。苏州在创建“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的进程中,将牢固树立“为推动教育变革服务,为培育时代新人服务”的理念,确立“大数据支撑适切教育,智能化促进学习革命”的工作思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苏式教育。也就是,在教育系统性变革中,智慧教育要成为重要的推动力量,推进教育理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在培养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力争以教育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个性化、适应性、可选择的教育服务,实现智慧教育时代的因材施教;力争以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入引导学习方式朝着更加灵活、自主、开放、多样的形态变革,促进教育信息化从数字化、网络化转向智能化。

  二、技术条件充沛丰厚,为智慧教育奠定坚实基础。

  经过长期的努力,苏州教育信息化有着坚实的发展基础,可以简单概括为:设施优、资源广、成果丰。

  一是设施优。苏州教育城域网实现了全面升级改造;与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研究中心合作,共同建设未来教室335间;全市多媒体教室共有23170间,其中,交互性多媒体教室达17418个,占比74%;基本实现了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

  二是资源广。构建国家、省、市三级数字资源体系,自建市级数字资源160TB,共享省级数字资源600万个。与中央电教馆签约引进国家教育云平台资源,与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签约引进盘古云平台资源。

  三是成果丰。经过多年努力,苏州教育信息化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2013年,教育信息化促进苏州市率先跻身全国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和苏南教育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行列。2014年,与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签署教育信息化全面合作协议,成为国家教育云示范基地。2015年,率先出台《智慧校园示范校建设指南》,开展智慧校园建设。2016年,《未来教室推动苏式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被遴选为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2017年,苏州工业园区“打造易加品牌,深化智慧教育”成为全国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苏州工业园区、昆山市、太仓市被列为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应用试点示范区。2018年,苏州工业园区、姑苏区率先签约国家教育大数据实验室。2019年,苏州线上教育中心在全市推广应用。

  三、科学做好全方位调研,瞄准教育现状与需求。

  2019年7月起,苏州市教育局依据国内外教育信息化发展评估框架和指标体系,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等文件,综合考虑苏州市智慧教育建设基本情况,从智能化教学环境、智慧教学、智慧评价、教育管理信息化、师生信息素养等维度对苏州市的10个区、县智慧教育发展现状与需求进行全方位调研。

  调研样本涵盖苏州市区域教育管理者、教师、学生和家长,包括苏州市教育局管理机构(基教处、电教馆、教科院等)、苏州市直属学校、十个区县(教育局机关、信息中心、教发中心、学校等)。共回收有效调查问卷共292456份,其中学校教育管理者问卷2802份、教师问卷28119份、学生问卷261535份。召开多场调研座谈会。

  通过调研发现,苏州市各区、县教育信息化发展已经从重建设向重应用服务转变,从典型应用向全面应用转变,从数字化向智能化方面转变,总体发展已跨越教育信息化1.0,并向教育信息化2.0推进。同时,调研结果也表明,苏州市教育信息化2.0发展在全市教育大数据互通互联支撑环境与数据标准、智能化教育教学大资源建设、智能校园创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教育大数据分析与智能化教学应用等方面有普遍需求,是苏州下一步创建智慧教育示范区的重要着力点。

  四、精心组织方案实施,确保改革创新举措落地落实。

  苏州市接下来将以面向教育综合评价改革为抓手,以支撑差异化教学、个性化学习与精准化管理的教育大数据智能感知、分析与服务体系建设为核心,以面向未来的智能校园建设为载体,以政产学研一体化协同机制创新服务体系为保障,深度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苏式教育,助力苏州教育现代化。

  (一)构建数据驱动的教育评价体系

  教育评价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是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环节。建立面向教育现代化要求、以学生德智体美劳发展为核心、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学校和区县的科学多元的教育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利用大数据技术纵深融入教育综合评价的各个环节,极大地提高评价效果和评价效能,引导苏州教育高质量发展。

  1、数据驱动的教育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面向教育现代化,整合国内外教育教学专家力量,构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教师发展性评价、学校发展性评价、区县发展性评价等多层次、多维度的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2、数据驱动的德育评价

  以思想政治课和课外活动为依托,综合采用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传感技术,规模化采集多模态的学生课内学习过程数据和课外社会实践活动数据,系统全面动态地挖掘与德育相关的关键特征,构建德育评价模型,实现科学的德育评价。

  3、数据驱动的学业评价

  以学业发展为抓手,规模化采集学生课内课外、线上线下学习过程数据,挖掘与学业成绩相关的关键评价指标,构建科学的学业评价体系,为学生行为优化与学业水平提升提供科学依据。

  4、数据驱动的健康评价

  以体育课和心理健康为依托,综合采用手环、视频分析等采集技术,规模化采集多模态的学生成长过程数据,挖掘与学生身心健康相关的关键特征,构建科学的学生身心健康评价体系,为学生身心健康的改善提供科学依据。

  5、数据驱动的美育评价

  以音乐课为依托,规模化采集多模态的学生课内学习过程数据,系统全面动态地挖掘与学生美育相关的关键特征,构建学生美育评价模型,实现科学的美育评价,为学生美育水平的改善提供科学依据。

  6、数据驱动的创新实践评价

  以课内科学课和人工智能实验室、创客教育等为依托,规模化采集学生课内课外学习过程数据,系统全面挖掘与学生科学素养、创新能力等相关的关键特征,构建科学的创新实践评价评价体系,为学生创新能力提升提供科学依据。

  (二)构建苏州市教育大数据服务体系

  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体系,重塑教育的模式、体系以及生态,打造面向苏式教育的智慧教育大脑,为教、学、管、考、评等教学业务进行智能赋能。

  1、教育大数据技术标准与规范

  构建符合苏州市、区、校多层多级特色的教育大数据采集、存储、管理与分析技术规范与标准。包括符合大数据分析需求的多层多级的基础数据规范,资源共建共享规范,学生行为采集规范、教师教学行为采集规范、教育管理数据标准规范等多层多级的行为标准规范,以及数据汇聚与融合的标准规范。

  2、教育大数据治理

  从使用零散专项数据变为使用统一数据、从无组织和流程治理到综合数据治理、从主数据混乱状况到主数据的井井有条。确保在数据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存在高数据质量的能力。同时提供数据源管理和数据流管理,对数据服务进行统一注册和管理,以提供统一的对外的服务。

  3、基于区块链的可信教育大数据

  构建基于区块链的教育大数据可信工程,实现学生成长、教师教学、数字证书等数据的安全存储,确保数据真实可信、可追溯,有效提升教育数据的可信度。构建基于区块链的隐私防护体系,确保链上用户敏感数据的隐私可控。

  4、教育大数据建模与分析

  在合理量化与全面收集教育信息化系统以及物联网各种数据的基础上,采取恰当的模型、方法或技术,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教育管理等场景及其关系进行形式化建模与量化分析,为优化教育治理能力提供支撑。

  (三)数据驱动的教与学过程质量提升

  聚合苏州市优质教师资源,构建覆盖全学科、全学段的数字化教育大资源体系,依托智慧教育大脑,深度融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打造智能教师助手和智能学伴,促进人才培养方式变革,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一是基础资源统一供给,以教育大数据中心为核心,完善基础数据库、数字资源库,升级智慧教学平台、智慧管理平台、智慧服务平台,打造以“一中心两库三平台”为主体应用的“苏州智慧教育大平台”。

  二是精品资源遴选供给。建立政府引导、中小学校、高校、企业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UGBS(高校、政府、企业、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四方合作供给机制,建立“市场遴选、教研员遴选、使用者遴选”的三层筛选模式,确保从海量资源中选出最具应用性、实效性的精品资源。

  三是个性资源推送模式。基于智能化技术和网络学习空间,搜集分析每位学生的学习行为数据,实现个性化定制教学资源的自适应推送,努力探索智能网络时代因材施教。

  (四)提升基础应用环境

  一是推进网络环境提档升级。建设以教育无线城域网、移动终端、课堂网络、智慧E卡通为基础的网络环境,实现IPV6全覆盖,探索基于5G技术的教育应用场景。

  二是推动智能校园递进升级。制定《苏州市智慧校园发展水平星级评估指标体系》,开展智慧校园发展水平星级评估,以教育数据标准为规范,积极推动苏州市智慧校园提档升级。到2021年,90%学校达到省级智慧校园标准,建设一批示范全国的智能校园。

  (五)培育智能化教育治理形态

  开展苏州市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升级改造,统整教育服务,优化管理流程。加强数据互联互通,深化教育管理数据的分析与应用,有效支持政策制定、教育教学改革及学校现代管理,提升决策科学性和服务精准性。

  一是推进教育治理数据化。在现代教育治理体系中实现全过程数据化运行,打通省、市、县三级教育数据平台,在学校规划布局、资产管理与使用、流动人口积分入学、师资队伍配备、校园安全预警等教育内部治理环节采用可识别、可量化、可分析的数据管理方式,为教育决策提供客观全面的数据支撑,实现从经验性决策到实证性决策的全面转变。

  二是推动教育治理多元化。贯通教育内外数据,将教育数据库和公安人口库、信用库、电子证照库、空间地理库等政务数据库联通共享,与相关企业数据库对比分析,实现政府、学校、社会、企业数据互连互通,充分发挥多元主体作用,形成“民主、参与、共享、责任、法制”的五位一体现代治理形态。

  (六)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能力提升

  充分利用各类高校和教育教研机构的条件和资源,建立苏州市教师信息化融合能力提升培训体系,采用“五个结合”(面授培训和网络培训相结合、专家指导与行动研究相结合、理论培训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校本培训和专题培训相结合、普及培训与个性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全面推进苏州市网络研修和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促进教育智慧分享,促进全体教师的成长,实现教师能力水平的均衡发展。

  五、多方联动形成合力,密切协作提供有力保障。

  1.组织保障。成立以市政府领导任组长的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领导小组,协调市教育局、发改委、工信局、财政、公安、网信办等部门,统筹各县市区政府及高校、企业资源,将智慧教育示范区的创建作为智慧苏州、城市大脑、信息惠民的先导工程,实现各部门分工合作、协同推进。

  2.制度保障。出台《关于推进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召开全市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推进大会。将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列入教育改革重点项目、高质量发展专项督导和教育责任考核重点内容,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3.资金保障。建立政府财政主导、市场投入、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经费筹措机制,以市、县、乡镇各级财政投入激发社会参与热情,满足各个学段智慧教育发展需要,确保智慧教育示范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4.氛围营造。运用全媒体方式面向学校、社区、家庭倡导智慧教育,推动智能化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定期发布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阶段性进展,加大智慧教育公益广告投放力度,开通建言献策渠道,调动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创建工作,大规模、持续性的营造氛围、凝聚共识。

  苏州作为全国智慧城市试点城市,早在2013年就开始了智慧教育的探索,奠定了厚实的基础。进入新时代,我们将以创建“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为新的起点,开拓创新,锐意改革,以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努力打造公平而有质量的苏式教育。

(责编:市教育局)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