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专题 > 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教育大数据主题研讨会 > 活动介绍

苏州智慧教育再加速

来源:苏州教育微信发布时间:2019-12-06 13:12浏览量:字体:

你对课堂的印象,

还停留在“黑板粉笔+投影”的时代吗?

这是一组苏州课堂的画面:

镜头一:在直播教室内,通过“网络直播+互动”技术,苏州大市六所学校的学生同上一节课,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镜头二:一张教育E卡通在手,学生可以乘车、校内消费、参与校外实践等,大数据汇聚分析,全过程记录学生的学习成长轨迹。

镜头三:苏州线上教育中心让全市学生享受全名师、全过程、全免费的直播课堂及海量微课资源。学生在平台上的学习轨迹还可形成个性的学习报告,使学习更有针对性。

……

这些镜头都与苏州的教育信息化工作息息相关。作为全国教育信息化起步较早的城市之一,苏州的教育信息化工作一直是示范全省、领跑全国。

2013年,苏州跻身全国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和苏南教育现代化建设示范区。

2015年,苏州率先出台《智慧校园示范校建设指南》开展智慧校园建设。

2018年,“全过程全名师全免费”的苏州线上教育中心覆盖至市直属及工业园区14万中小学生。

2019年,教育部公布2019年度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和培育名单,苏州从全国3000个县级市和300个地级市中脱颖而出,位列其中,入选“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区域培育名单。

今天,苏州的智慧教育又发生了一件重要大事: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教育大数据主题研讨会在苏州举行,推进苏州智慧教育示范区培育创新工作,探讨利用教育大数据、人工智能助力教育现代化的路径与实践。

研讨会上专家云集。中央电化教育馆副馆长韩骏、江苏省电化教育馆馆长姚志化分别致辞。

(中央电化教育馆副馆长韩骏)

(江苏省电化教育馆馆长姚志化)

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教育部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专家组组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杨宗凯教授,教育部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专家组副组长、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院长郭绍青教授,教育部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专家组专家、中央电教馆原馆长王珠珠教授,教育部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专家组专家、华东师范大学顾小清教授分别作专题报告。

(杨宗凯教授)

(郭绍青教授)

(王珠珠教授)

(顾小清教授)

研讨活动由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刘三女牙主持,副市长曹后灵出席研讨活动。

(苏州市副市长曹后灵)

杨宗凯教授表示,苏州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特别是在信息时代,苏州主动作为、创新教育,紧跟时代步伐、先行先试。这也是本次研讨会放到苏州的一大原因。

杨宗凯教授指出,教育信息化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发展;要“以合为贵”,通过合作、整合,协同创新。教育大数据正在对教育的创新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他希望苏州在智慧教育示范区的建设上,探索出一条创新的路子,能继续为全国提供经验与示范。

苏州的教育信息化进程

示范全省、领跑全国体现在哪?

超硬核

网络快、设施优、资源广、覆盖全

全市多媒体教室2万余间,自建数字资源160TB

位于苏州市电化教育馆的苏州教育云计算及大数据中心,仿佛苏州智慧教育的大脑中枢。走进中心,多部显示屏和信息机房同时工作着,这里提供市教育局直属和代管的30多所学校的智慧教育平台,包括教育E卡通、校园网络安全、线上教育等。这里还是中国教科网基础教育在苏州的唯一接点,也是苏州大市所有学校与省教育厅和教育部数据链接的必经之路。

2013年至2017年,苏州市实施了教育信息化五年行动计划,取得了丰硕成果。

苏州教育城域网实现了万兆进校园、千兆到班级、百兆到桌面,无线校园覆盖率超过90%。

与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研究中心合作,共同建设未来教室335间,全市多媒体教室共有23170间,其中,交互性多媒体教室达17418个,占比74%。

构建国家、省、市三级数字资源体系,自建市级数字资源160TB,共享省级数字资源600万个。

与中央电教馆签约为国家教育云规模化应用示范区,同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签约引进盘古云平台资源。基本实现了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

下一步,苏州将继续推进教育城域网的无线覆盖,提升苏州教育大数据处理和软件应用功能,不断优化智慧教育体验。

新模式

未来教室、翻转课堂、同步课堂

苏州线上教育中心示范全国

在沙盘上塑造地理地貌,通过AR技术渲染出五彩斑斓、层峦叠嶂的逼真效果,并分享至VR空间环境中,学生配戴VR眼镜置身于自己打造的虚拟世界,徜徉山川河岳,探索大自然的奥妙……今年4月,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小学进行了一堂5G科学公开课,这也是江苏省首次开展基于5G网络环境下智慧课堂示范性教学课程。

作为江苏省中小学智慧校园,星洲小学在实现网络全覆盖基础上,不断推进线上线下教育融合,希望能借助5G技术,打通多门学科融合发展,实现无边界教学。

近年来,苏州大力倡导智慧课堂创新课内教学模式,基于未来教室、翻转课堂、同步课堂等移动互联个性学习场域构建,创设互动、探究、协作的课堂,实现精准有效的教学,让学习真正发生在学生的身上。

2016年,苏州市金阊实验中学《未来教室推动苏式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项目被遴选为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

2017年,苏州工业园区“打造易加品牌,深化智慧教育”成为全国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苏州工业园区、昆山市、太仓市被列为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应用试点示范区。

2018年,苏州线上教育中心入选江苏教育信息化应用优秀案例。

苏州线上教育中心统筹全市名优教师资源,贯通线上线下,提供直播课程、微课资源、在线答疑和数据分析四项功能的公益性网络学习平台。这有效实现了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建设泛在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有利于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促进教育公平。

2018年一年,苏州线上教育中心直播课程达3279次,在线学生157882人,总登录次数超过638万,目前共拥有系统化优质资源32635件,储存总量达210.81TB。

苏州教育行政部门多次在国际和全国教育信息化会议上发言交流苏州教育信息化区域特色。2019年,苏州线上教育中心的成功经验还将在江苏全省推广应用。

大数据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支持体系

伴随式采集分析,全面改善综合素质评价

截至目前,我市研制了100个教育数据检测点,对县市区年度教育责任目标进行检测与考核。建设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时,苏州将进一步聚焦数据驱动,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数字化教育教学支持体系。

一是开展基于大数据的新型教学模式。探索利用未来教室等智慧教育环境开展课堂教学数据的伴随式采集,通过智能阅卷系统开展课外学习的数据自动采集,通过线上教育中心平台开展线上学习的实时采集,实现课内课外、线上线下学习行为数据的全过程汇聚。以基于最新课程标准的全学科、全学段知识图谱为核心,打通学生课前课中课后学习环节,尝试以数据驱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流程。

二是开展基于学生画像的全面综合素质评价。通过教育数据交换平台,汇总线上教育中心、教育E卡通、校外综合实践平台、学生志愿活动平台、学生阳光成长综合实践平台等数据,将学生学习、运动、健康、校外活动、综合素养等各方面的数据进行汇聚、分析,形成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生画像,全面描述学生成长情况并提出智能化发展建议。

优生态

多元协同创新智慧资源

大力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智慧教育造福整座城

2015年,苏州率先提出“数字教师”“数字教研员”“教育大数据分析师”概念,并在江苏省苏州第一中学成立圣陶班,与华中师范大学合作培养数字教师,目前已有多批一线教师通过了信息化能力提升培训。

接下来,苏州市将启动未来教师数据素养提升工程,确立未来教师数据素养标准,打造首席信息官、数字教研员、数字教师、数据分析师和数据安全师五支队伍。

首席信息官负责本区域、本校的智能教育规划设计和组织实施;数字教师负责学习、掌握、应用各类信息技术于教育教学之中;数据分析师负责借助智能设备搜集、汇总、分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类数据,加以研究后提出教育改进建议;数据安全师负责数据赋权、保密以及抵御各类数据危害。

智慧教育的生态圈不仅仅锁在校园围墙内,智慧教育城市应是建立起政府引导、中小学、高校、企业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UGBS(高校、政府、企业、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四方合作供给机制,建立“市场遴选、教研员遴选、使用者遴选”的三层筛选模式,盘活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探索资源高效供给模式。

同时,智能化的教育治理主体也将形成多元化机制。在现代教育治理体系中实现全过程数据化运行,打通省、市、县三级教育数据平台;贯通教育内外数据,将教育数据库和公安人口库、信用库、电子证照库、空间地理库等政务数据库联通共享。

研讨会上,苏州市教育局调研员高国华分享了苏州创建智慧教育示范区的思考与探索。

经过长期的努力,苏州教育信息化有着坚实的发展基础,可以概括为:设施优、资源广、成果丰。接下来,苏州将深度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苏式教育,助力苏州教育现代化。包括构建数据驱动的教育评价体系、构建苏州市教育大数据服务体系、数据驱动的教与学过程质量提升、基础应用环境提升等。

下午,姑苏区教体文旅委、姑苏区教师发展中心、苏州市沧浪实验小学校、苏州市平直实验小学校作教育大数据实践分享。

分享报告后,苏州市教育局、工业园区教育局代表,上海闵行区教育学院副院长龚耀昌,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沈爱华,教育信息化专家进行了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的思考与实践沙龙。

(责编:市教育局)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