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重点工作

2020年全市教育工作要点

来源:苏州市教育局发布时间:2020-03-16 16:57浏览量:字体: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贯彻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的开局之年,也是苏州“开放再出发”的起步之年。全市教育系统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和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大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围绕建设“现代国际大都市、美丽幸福新天堂”发展定位,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扩大教育供给,深入促进教育公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思想再解放、开放再出发、目标再攀高,全面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高质量教育决胜高水平全面小康,再创一个苏州教育高质量发展火红年代。

一、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1.完善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做好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工作,建立健全工作运行机制,加强对各县市(区)党委教育工作领导机构工作的统筹、协调、督促、检查、推动,切实把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贯彻落实到教育工作全过程、各方面。高质量完成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地级市工作联系点各项任务,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力推进中小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牢牢把握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扎实推进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加强研判分析,及时发现宣传各地各校典型经验做法,为中央教育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加强党的统一战线和群团工作,强化党建引领,发挥政治功能,指导学校做好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思想政治工作,做好与民主党派对口联系工作,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严防校园宗教渗透。聚焦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组织育人功能。推进教育系统工会建设,加强工作规范,提升服务能力,全面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打造“党政满意、职工满意”的工会组织。

2.扎实推进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巩固主题教育成果,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建立健全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的长效机制。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化“对标找差”专项工作,着力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完善党政领导联系学校制度,推进市领导联系在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加强高校院系、民办学校、中外合作办学和中小学党建工作,推进教育系统党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压紧压实主体责任,扎实推进基层党建“书记项目”、中小学校党建文化“一校一品”品牌建设。严格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落实“三重一大”集体议事、民主决策和末位表态制度,坚持“三会一课”基本制度,严格党员队伍培养管理,深入贯彻《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不断推进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认真做好离退休老干部工作和关心下一代工作。

3.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压实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有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纠正“四风”问题,深入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集中整治。加大反腐败工作力度,加强廉政教育、纪律教育和案例警示教育。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紧盯廉政风险重点岗位、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完善廉政风险排查及防控体系。抓好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紧盯关键环节,加强督促检查。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强化审计监督,推动内部审计全覆盖。深化派驻监督与教育督导“两结合一运用”联系协作机制,完善政治巡察和教育督导融合模式,切实营造教育系统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全面推进苏州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政治保障。

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4.推进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一体化德育体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进一步推进家庭教育。建好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课题研究实践示范区,切实贯彻落实好《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加强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教育,推进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中小学品格提升省、市、县、校四级项目建设。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搭建活动平台,培育示范学校,引导学校建立多元的劳动教育课程。拓展社会实践,推进“家在苏州e路成长”社会实践体验站建设,启动直属学校吴文化实践体验基地建设。推动学生社团建设,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完善学生社会实践和教育志愿服务管理平台。利用好社会教育网络和资源,延伸德育工作时空。

5.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全面做好教育系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坚决打赢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阻击战,为全市教育事业健康平稳发展构筑坚强保障。及时开展各项公共卫生宣教,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保障师生生命健康安全。推进学校垃圾分类工作,开展各类知识宣传教育和主题活动。加强学校卫生工作,加大校医购买服务力度,推进教育与卫生协同建设专业化校医队伍的管理制度,启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演练项目,提升中小学校教师应急救护能力,破解学校卫生监管难题。完善中小学生三级心理健康监护网络、校园心理危机分级预警制度和干预服务机制,实现中小学达标心理辅导室大市全覆盖,实现持心理教育资格证的专兼职心理教师全市中小学全覆盖。

6.加强体育艺术国防教育。全面推进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作,完善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报告书。大力推动阳光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1小时锻炼实效性,办好苏州市青少年阳光联赛各项赛事。推进青少年校园足球运动,加大校园足球普及力度。全面加强艺术教育,举办苏州市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节系列活动,推进苏州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评选工作,力争省、市级艺术教育特色学校达60%以上。加快建设艺术测评大数据平台,深化学生艺术测评工作,实施好2020年苏州市初中毕业生音乐、美术学科考核工作。强化科技创新教育,推进科普教育工作。提高学校国防教育质量。

三、深化教育公平,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7.提升学前教育服务水平。加快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实施好学前教育二期五年行动计划,重点加大部分区域普惠性幼儿园发展。科学规划布局学前教育资源,加快学前教育优质资源建设步伐,全年计划创建省优质园40所,市优质园50所。积极推进市级区域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和前瞻性课程游戏化研究共同体建设,全面深化幼儿园课程改革。加快实施分类管理,有效推进学前儿童看护点治理。扎实推进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保障学前教育健康和谐发展。

8.推动特殊教育优质公益发展。落实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完善特教支持保障体系,做好特殊教育两头延伸工作,提高学前和高中段残疾儿童入学率。加强普通学校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内涵发展,规范完善送教(康)上门工作,为所有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提供适合的教育康复服务。

9.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切实提升义务教育质量,全面提高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做好2020年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监测工作,有效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改进工作。开展“新时代苏州有效教学研究”项目,全面推进市区初中学生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评价改革试点工作。推进义务教育考试招生改革工作。完善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积分入学政策,确保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公平有序入学,提高公办吸纳水平。加强义务教育课程基地建设,组织开展广泛的视导调研检查工作。推进外来工子弟学校提档升级,做好学科质量监测,推动学校规范管理,切实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10.推进高中教育特色多样发展。深化高中课程改革,加强学科建设,提升必修选修课程合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落地,构建高水平育人体系,全面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综合竞争力。推进民办普通高中的星级创评工作和公办高中的晋星工作,继续推进创建省高品质示范高中,同时每个区域创建一所市级高品质高中。推动优质普通高中集团化办学,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服务教学、服务学生。持续做好新高考选科评估指导工作的研究和培训,加大课程体系建设、加强走班教学管理、高考命题分析、综合素质评价、生涯规划等问题研究。制定新一轮高中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深入推进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的实践,探索创建科技、人文、艺术、语言、综合等学科见长的多元高中特色项目,提升五科竞赛水平。合理发展综合高中模式,推进职普融通,引导学生多元发展。建立更加科学的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价、激励机制。

11.推动教育科研创新发展。推进教育科研体制机制创新,构建市、县(市、区)、校三级上下联动、横纵贯通、运行高效的协同创新体系,完善教研训一体化融合发展模式,努力缩小全市教科研的地区、校际、学段和学科差异。加强教育科研队伍建设,严格教(科)研员专业标准和准入制度,完善教育科研人才培养机制。抓好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普通高中新课标培训、智慧教研二期建设、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等项目,积极实施“凌云计划”,健全小学高年级段至高中段的优秀潜能人才的选拔、培养、跟踪课程体系,构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培育新模式。优化科研管理服务,高质量完成国家、省、市级各类课题的管理工作。强化科研协同创新,建好苏州STEM教育协同创新中心,积极应对长三角地区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推动教育科研领域的深层合作和共赢发展。加强基础性、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教育政策研究,创新决策咨询服务方式,更好地发挥教育智库作用。

四、深化人事改革,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12.深化教师管理体制改革。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优化教师招考聘工作,继续推进备案制、年金制等教师招聘管理改革,依托“校园苏州日”扩大校园招聘规模,力争吸引更多高层次大学应届毕业生来苏从教。结合有关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文件精神,继续推进教师职称评价改革,将教师参与线上教育中心微课资源建设、名师直播课程表现作为教学实绩列入中小学教师职称评价细则。优化岗位设置管理,鼓励教师扎根一线,择优竞荐。深化“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推动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化、常态化,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增强教师队伍活力。进一步加大乡村教师支持力度。健全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机制。

13.全面提升教师能力素养。推进教育人才引进与培养,建设苏州教育引才平台,做好姑苏教育人才评选工作,落实姑苏教育人才项目资助。推进教师教育创新行动计划,夯实教师培训基地建设,做好省示范性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创建、省级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校建设,提升培训基地专业化水准。加强中小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配齐配足思政课教师,完善激励保障机制,努力打造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中小学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做好对标江苏省特级教师的骨干教师分层培养选树工作。深化做好骨干教师分层分类考核,激活人才发展潜力。推进教师评价改革,鼓励教师和校长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努力营造教育家成长的环境,着力构筑教育人才高地,

14.完善师德师风长效机制。研制新时代师德建设指导意见,引导全体教师争做新时代“四有好教师”,倡导“像叶圣陶那样做老师”。围绕《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师德建设全过程,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评价、职称晋升的首要条件。引导教师规范实施教育惩戒,从严处理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环境。落实新入职教师签订拒绝有偿补课承诺书,新任职校长制定拒绝有偿补课履职目标清单。实施精准激励制度,激活校长教师办学从教活力。对教师队伍中贡献最大、作用最重要、成绩最突出的群体,持续加大精准奖励力度,完善教师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向教学一线和教学实绩倾斜,切实提高教师待遇。做好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评选工作,积极选树并宣传优秀教师典型。

五、增强服务水平,促进教育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5.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加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争创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支持创建一批试点行业、试点企业。开展第三批职业院校优秀企业学院建设。加快1+X证书制度试点和推广应用。加强职业学校现代化建设,落实省职业教育“领航学校”创建任务。深化省级现代化示范性职业学校、优质特色职业学校建设工作。推进德国“双元制”“现代学徒制”,建设一批市级优秀现代学徒制项目,推动职业院校与国际知名企业、行业协会合作,力争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区域覆盖比例达到80%以上。根据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发展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建设好省级现代化专业群、现代化实训基地,提升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吻合度。做大做优中高职“3+3”、中职本科“3+4”等现代职教体系试点项目。组织好各类技能大赛。举办好职业教育活动周等活动。

16.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深化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全面推进市领导联系在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加快推进“新时代在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助推提升计划”,落实高校意识形态主体责任,做好在苏高校维稳工作,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大学办学方向。提升在苏高校发展层次,加快高水平研究型高校聚集,推进南京大学苏州校区、西北工业大学太仓校区、西交利物浦大学太仓校区、苏州大学未来校区(吴江)项目建设。深化与长三角地区“双一流”高校对接合作。加快筹建市属应用型本科大学。深化高职综合改革,支持在苏高职高专院校列入国家“双高”计划的专业群建设。以高教资源提升城市能级,将高水平大学办到老百姓家门口。

17.推进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发挥市、区两级终身教育促进委员会作用,构建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的终身教育管理与指导团队。严格规范成教办学,推动高等院校和职业学校开放教育资源。与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紧密合作,推动城市社区学习中心(CLC)能力建设项目年度方案实施。做好国家级、省级社区教育项目创建,试点开展“苏州市示范性社区教育中心”建设工作,进一步夯实终身教育办学基础。加强终身教育资源整合,建立终身教育课程、项目及专家资源库,推动全市终身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加强老年教育,试点推进开放大学建立老年开放大学或网上老年大学,推进老年教育养教结合基地建设,保障老年人受教育权益。办好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营造终身学习氛围。

18.推进语言文字工作。举办第23届“推普周”苏州系列活动。加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全面完成语言文字工作规范化达标学校创建工作。继续实施“苏州方言保护工程”,传承弘扬吴文化。进一步推动学校深入开展中华经典“诵、写、讲”活动,举办诗词创作、经典诵读、诗词讲解、篆刻及规范汉字书写等比赛。

六、重视民生实事,努力解决好教育热点难点问题

19.加快推进学校建设,积极扩大教育公共服务供给。加大新建、改扩建学校力度,全面落实“十三五”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学校建设任务,2020年,全市计划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90所,投入资金约145亿,将新增学位约10万个。其中,新建改扩建40所中小学幼儿园列入市政府实事项目,总投资约55.8亿元,将增加学位约4.81万个。积极编制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编制,确定今后五年发展蓝图。启动《苏州市十四五教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编制相关工作。

20.开展近视防控工作,共同呵护孩子未来的光明。启动中小学生近视综合防控工作,落实好《关于做好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的意见》,联合各相关部门协同推进,以学生和家长为重点,建立一个联席会议制度,打造一支防控专家队伍,制定一个防控工作标准,启动一次视觉环境优化提升,建立一套视力健康电子档案,保证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强化两次眼保健操,创建一批近视防控试点学校,力争青少年近视率在上一年的基础上平均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完成全市中小学校学生视觉环境等的调研、检测、摸排工作。

21.放大名校优质资源,力争让孩子“上好学”。深化名校领衔的集团化办学改革,输出名校先进办学理念、成功管理模式、有效课程教学和优秀教师团队,充分放大名校示范辐射作用,切实打破学校和区域划界形成的“壁垒”,通过名校设分校(校区)、学校发展共同体、校际协作帮扶等多种形式,实现集团化办学全市各板块100%全覆盖,参与名校集团化办学的义务教育学校比例达到80%。加快省苏州中学、省梁丰中学、省常熟中学、省昆山中学等高品质高中培育和扩建。

22.办好校园阳光食堂,确保在校餐饮健康安心。巩固中小学幼儿园实施“明厨亮灶”工程100%比率,全面落实“阳光食堂”监管服务,开创食材在线竞价模式,公办学校食堂均使用“苏州市食用农产品统一销售凭证”,促进食品安全管理的科学化、智能化、可追溯化,从源头上降低食品安全风险隐患。确保中小学幼儿园全部纳入阳光食堂监管服务平台,全面实施学校负责人陪餐制度。

23.全面对接省名师空中课堂,提升苏州线上教育中心质量层次。在苏州线上教育中心全大市覆盖的基础上,升级为名师空中课堂苏州分中心,与省名师空中课堂进行深度融合,学生从原市级网页端、电视端快速登陆浏览省平台开展自主学习,充分享受省、市两级名师课程。面向民工子弟学校开展远程帮扶课堂项目,使免费线上教育惠及全体学生。

24.做实家庭教育公共服务,发展好家长培育好孩子。坚持将发展苏州好家长作为培养苏州好孩子的先决条件,坚持将家庭教育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深化《苏州中小学家庭教育指导纲要》的践行和督查,充分发挥家庭教育指导师、家庭教育讲师团巡回指导作用,持续组织各级各类学校围绕《苏州家庭教育家长读本》深入开展家庭教育,建立和巩固“有课程、有师资、有阵地、全天候、全方位、全覆盖”的“三有三全”家庭教育苏州模式。

七、坚持改革创新,充分激发教育发展活力

25.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推进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有关意见精神,系统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改革任务。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做好省教育现代化监测苏州相关数据结果分析研判,在实践层面积极探索苏南教育现代化示范区的现实路径。推进长三角教育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健全教育行政执法机制,加强教育行政执法能力建设,优化教育法律服务体系,全面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坚持教育惠民,依法处理教育咨询、投诉、监督及涉访案件,全面提升教育政务服务水平。

26.促进民办教育健康有序发展。健全非营利性与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举措,引导民办学校明确办学属性。优化民办教育专项资金的使用结构,发挥民办教育专项资金最大效益。优化民办教育发展环境,鼓励社会力量办学。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民办中小学办学秩序,加强民办高校督导工作。健全民办学校年检制度,优化民办教育管理系统。推进校外培训机构社区网格化管理,强化日常管理中安全生产工作检查,落实校外培训机构长效治理。实施《苏州市校外培训机构黑白名单管理办法》,构建校外培训机构信用体系。建好用好校外培训机构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实现校外培训机构信息化管理。加强校外培训机构重点督查,巩固校外培训机构集中整治及“回头看”成果,防止违规办学行为反弹回潮。

27.构建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全面落实苏州开放再出发大会精神,奋力开拓我市开放悦纳、合作共赢的教育对外开放新局面。深入推进与友好城市、友好学校的教育交流。加强与港澳台地区的教育交流。试点与新加坡新中文化教育交流中心共同创建海外教育协同创新中心。加大引进海外高端高等教育资源在苏落户力度,支持在苏高校扩大境外留学生招生规模。实施普通高中引进境外课程的认证和准入管理制度,探索建立本土化与国际化深度融合的国际课程体系。持续推动国际理解教育的实施,逐步建立起苏州国际理解教育实践成果展示、与世界范围内教育伙伴对话合作的长效机制。加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施汉语推广力度,积极参与外交部“阳光学校”项目和中央统战部组织的文化交流及境外教学项目。进一步提升涉外教育服务能级与水平,依法依规做好教育涉外活动监管工作。

28.统筹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积极建设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以申报教育部“智慧教育示范区”为契机,以支撑苏州市教育综合评价的教育大数据智能采集、分析与服务体系建设为核心,开展智慧教育顶层设计与建设。深度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展数据驱动的教育综合评价创新实践,构建苏州市智慧教育大脑,形成苏州市三级数据采集管理平台及智慧教育服务标准。落实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防范化解网络安全风险。

八、夯实教育发展基础,推进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29.管好用好教育经费。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完善教育投入增长机制,按照两个“只增不减”法定要求,管好用好教育经费。完善各级各类教育的办学标准、生均经费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优化教育经费投入结构,健全教育投入重点领域的调整机制,增强教育投入的精准度和有效性。加强教育经费监管体系,完善绩效管理措施办法,健全教育经费绩效评价制度,提高预算执行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率。完善教育精准扶贫机制,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加强学校后勤管理,提高资产管理工作水平。强化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建立健全多层级审计监督体系,全面提升保障水平。深化教育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全方位、多层次,积极主动做好教育对口支援各项工作。

30.强化新时代教育督导。落实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完善督政、督学、评估监测三位一体教育督导体系,强化教育督导问责机制。优化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体系,进一步提升政府教育目标考核监测的科学性、有效性和专业性。做好省政府对设区市政府的督政迎检各项工作。实施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状况诊断机制,积极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创建工作。开展新一轮素质教育综合督导和已督导学校整改落实“回头看”工作。完善督学责任区制度,用好教育质量监测数据,督促学校规范办学行为实施课业负担、近视防控、中外合作办学基础教育学校思政课建设情况专项督导择优选聘市级督学,开展督学专业培训。探索大数据支撑的智能化督导体系建设。加强和改进教育评估监测,引导督促学校遵循教育规律、聚焦教育教学质量、用好评估监测结果

31.筑牢校园安全稳定防线。建立健全校园安全专业委员会工作机制,深化学校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开展校园与校车安全专项整治,聚焦实验室及危化品安全、消防安全、治安防控、传染病防控、校车及交通安全等11个重点整治方面,深入开展校园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治理,打好校园和校车安全攻坚战。压实安全责任体系,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全面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努力打造平安校园。加强保密教育,提高保密意识,进一步规范档案管理工作。建好用好校园风险管控平台、校车安全综合管理平台、安全教育平台等信息化手段,完善防控平台体系。开展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演练,提升应急处突工作水平,提高师生安全素养能力。强化校园周边治安综合整治,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面保障师生安全健康。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