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校传真

苏州市吴江区云龙实验学校:学科老师化身“AI码农” 让课堂实现“系统升级”

来源:苏州市教育局发布时间:2025-04-11 12:17浏览量:字体:

近日,苏州市吴江区云龙实验学校的课堂上掀起一阵“AI教学热潮”,教师们巧妙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沉浸式互动中实现知识的高效吸收,展现了智慧教育与学科融合的创新实践。

在九年级(1)班的政治课上,王小晶老师化身“AI码农”,借助DeepSeek设计出一款限时连线小游戏。学生需在一分钟内将国家机构与其职能精准配对。每当连线成功,屏幕上便会绽放绚丽烟花。将抽象的政治概念转化为动态挑战,课堂秒变“知识竞技场”。

政治老师王小晶:这一节课的知识点相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有点难度,我们这一节课借助DeepSeek,将我们的知识体系输入到DeepSeek当中,并给出一段指令,要求DeepSeek按照我的指令去执行,那DeepSeek接收到我的指令之后,它会形成一串代码。然后我可以在有网或者没有网的情况下,都可以让学生来连一连国家机构有哪些。

在八年级(6)班的物理课堂上,杨凌彦老师借助AI数字人技术,成功将牛顿“请”进教室,一场跨越时空的科学对话就此展开。学生们围绕“开车一定要保持车距”“跳远时为什么要助跑一段距离”“冰壶运动的惯性原理”等生活场景,与AI“牛顿”深入交流。AI“牛顿”不仅能条理清晰地分析经典定律,还能根据学生的提问,生成逻辑推演动画。

八(6)班学生杨欣蕊:DeepSeek在课堂上的运用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互动性。我们跟“牛顿”还有“伽利略”对话特别有趣。

八(6)班老师杨凌彦:最大的变化就是学生是主动的,他可以任意地去提问题,任意地去思考,任意地去发挥自己的能力、潜力。书本上的文字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但是如果我们让DeepSeek生成一个动画,生成游戏,学生感受到通过视觉的方式,能够感受到物理的定律,不是死记硬背的去背公式,这样子他们对这个公式的理解更深一些。

在七年级(2)班的数学课上,沈超老师运用DeepSeek,对《九章算术》中的文言文数学题进行智能解析,成功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热情。

副校长胡吉人:通过人工智能辅助教学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我们也发现课堂上师生互动的多了,学生的欢声笑语多了,同时也助力老师备课更高效,作业的设计及反馈更精准,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完善人工智能辅助教学的顶层设计及系统化应用,助力教学提质增效减负。(王越)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