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阳光明媚,花红柳绿,人们通过随处可见的春景来感受越来越浓的春意,而对于孩子们来说,爱上春日校园,可不仅仅只有花草树木。
学生魏雨彤等:梨花开满了整个校园,翠冠梨静静地依偎着,梨花闪烁着微微的光芒,翠冠梨静静地倾听着春天。
对于苏州高新区通安中学校的同学们来说,校园的梨花才是春天最美的使者。五年前,学校设立了校园梨树文化节,经过五年的时间,不仅梨花越开越艳,在梨树文化节期间举办的各种活动也越来越丰富。在今年第五届梨树文化节上,师生合作原创的歌曲《梨花学子》进行了首发,青春文艺气息伴随着梨花的清香弥散在了整个校园。
“春风啊拂过枝梢,阳光在黄土上轻撒,路过的种子,留下来生长发芽......”
学校里两处梨树园,六十六棵梨树不仅美化了校园,更是为学生文艺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他们把校园生活、梨树下的青春故事写进歌词,写进诗句,经过音乐老师谱曲后,再由同学们在全校吟唱出来,为中学生活注入几分诗意浪漫。
学生魏雨彤:这两片梨花林是我们学校独有的春日标志。我们在心情好或心情不好的时候,都会来梨花林散散心,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前两天呢,我来学校里看的时候,发现梨花还是几个花骨朵,第二天来学校看的时候呢,梨花“砰”的一下打开了,蓬勃生机的感觉啊。我爱春日的校园,更爱我们学校这片独有的梨花林,朵朵梨花就是春天的模样。
在学校梨树文化节期间,老师们还会结合梨花盛开的场景,将课堂搬进梨树林,开展各种学科实践活动,美术写生、生物研究,劳动春种,甚至是语文、数学等学科都有了梨花的味道。
苏州高新区通安中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吴文明:通过举办梨树文化,发掘这个梨树文化背后的教育价值,我们通过5年的探索实践逐渐形成了涵盖劳动教育,美育、德育、体育和智育在内的五育并举的艺术文化课程,不仅美化了我们的校园,而且为我们老师们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我们的通安中学的孩子们将来毕业了,无论走到哪里,心中一定会想起这一片绽放的梨花。(卜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