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专题 > 苏派校长思想汇 > 义务教育

继承创新 至善至美 “新样态学校”之畅想

来源:发布时间:2018-06-08 09:06浏览量:字体:

  作为校长,要时常将自己执掌的这所学校拟作一个成长中的人,或者一个有血脉相承的大家庭,并时刻作审辨式的哲学思考,推思作为学校首席者的问题:“什么是教育?学校教育要发展什么?为什么发展?怎么发展?如何评价发展?”从而形成基于认识学校发展基本规律的办学信念、核心命题和基本主张。

  一、回到原点,不忘初心 

  1.做教育,要有大格局大视野。 

  作为校长,要参与改革、实践改革,首先要了解改革发生的背景与历史沿革。只有这样,当投身教育改革时才能知道改革的起点在哪里,才能在改革进程中经常回头观望,回到原点,不忘初心。 

  2.做教育,要有系统的研究方式。 

  零敲碎打的研究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发展学校的强烈需求。有价值的研究是与学校发展相结合的研究,它必然包含两方面目标:一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改进;二是教师理念与行为的发展。改变研究方式迫在眉睫。 

  3.做教育,要有学校课程的自主设计。 

  当前,课程改革的最大问题是缺失对学校多层次课程的整体规划。不能简单地以做加法的方式叠加课程,而要对学校课程进行设计和统整,有效规划学校自己的课程。 

  4.做教育,要有协同合作的能力。 

  校长要依托“体制支持、技术支持以及舆论支持”,聚合诸多教育力量发展学校。把体制支持作为前提条件,密切关注专家、信息技术等软硬件的专业力量,关注家长、社区、媒体等社会力量的巨大作用。  

  二、形成思想,追求卓越 

  我努力做到科学规划愿景,适时调整方向,尽快付诸行动,力求创造一所“致良知、有品性、可持续”的“新样态学校”。 

  致良知,坚守儿童立场,整体育人。 

  有品性,凸显自身优势,文化内生。 

  可持续,科学架构体系,再造课程。 

  “新样态学校”的终极目标是“学校精神”,是在即时存在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共同表达共通的核心价值观,“有人性,有温度,有故事”。生命发展作为教学源点成为一种教育理念与思想,呈现出课堂内外融会贯通,学科之间蔚为一体的教育理想状态。从实现路径来看,“新样态学校”以其“学校文化、课程教学、师生发展”三者所具有的高度一致性来提升其发展的动力。“文化环境、教育情境、精神氛围”三者缺一不可。 

  三、奋发有为,磨砺践行 

  我立足自我突破,倾心而作,倾力而为,带领全体教师打造属于自己独特样态的学校。 

  1.以“乐文化”为统领,奠基“三乐”教育新高地。 

  学校以“乐文化”传承地域特色与优良校风,践行为儿童一生幸福奠定基础的核心目标,不断丰厚“三乐”教育的文化内涵。“健康快乐”驱动“三乐”教育的内核,培养身体和心理和谐发展的儿童。“寓学于乐”承载“三乐”教育的方法,让儿童以自主性、多元化的方式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乐此不疲”践行“三乐”教育的过程,让儿童在自我追求、自我建构中汲取拔节生长的不竭动力。 

  2.以“儿童发展”为核心,架构课程实施新形态。 

  学校以“全人”培养为目标,奠定了课程变革的认知基础:“课程是五彩的世界。”“课程是珍贵的机会。”“课程是幸福的礼物。”学校铺展“三乐”课程实施流程图,构建“三乐”课程内容体系,具化“三乐”课程评价指标。走课程统整路径,开发出独属自己的课程——乐智课程、乐活课程、乐境课程和乐趣课程。 

  3.以“乐之学习”为路径,丰富课堂教学新价值。 

  匹配“乐文化”的精神品质,学校提出“乐之学习”主张,为学生创造更为温暖、自由与有利于创新的学习空间:确立目标样态,制定《“乐之”课堂质量手册》;丰润情境样态,生成学习资源;研究学科样态,契合学习特质;重构过程样态,形成“乐之”课堂学习序列;探究评价样态,具化课堂量表,达成“目标——教学——评价”三者之间的高度契合。 

  4.以“云课程体验”为基点,创生教学方式新转变。 

  学校倡导教师遵循“三重”并举的研究目标:信息化环境重体验,信息化课程重校本,信息化学习重融合。提出了“技术新进展——课堂新变化——学习新模式——教师新角色”的推进路线。2014年末,学校“云教育课程馆”正式落成并投入使用。教师大胆实践,“未来教室”环境下的“pad”学习,“电子课桌”环境下的“伙伴”学习,“STEM+”环境下的“交互”学习,使得“智慧校园”初见成效,课堂生态更和谐。 

  一名校长,要保持首创力量而不放弃置身真实生活情境的需要;传递文化而不用现成的模式去压抑每位教师和学生发挥他们的天才、能力和个人的表达方式。因而说,“致良知、有品性、可持续”是学校发展与校长专业发展的共同追求!(苏州市金阊实验小学 杨建英)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