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专题 > 2018家庭教育学术年会专题 > 板块传真

工业园区:缘起温热的教育,构筑温暖的家庭

来源:发布时间:2018-12-04 20:12浏览量:字体:

在苏州这片传统精致又现代多元的土壤上,中国、新加坡合作的苏州工业园区,已经成为改革创新的一张亮丽名片。立足国情区情,服务经济发展,园区教育汲取苏式教育的精髓,根植于民生保障大局,不断深化教育现代化、均衡化、特色化、国际化的内涵。当前,家庭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提升家庭教育质量是每一所学校、每一位家长的急迫需求。园区作为一座国际化的现代城区,既有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原住民,也不乏掌握知识和资源的精英家庭;面临数量庞大、来源复杂的家长,我们的家庭教育,必须是包容共赢、开放创新的。

8月26日发布的《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2018)》中指出,“‘有温暖的家’排在学生认为的人生最重要事情的首位。”这与我们实施家庭教育的目标不谋而合。用热情的、热忱的、热爱的教育,拥抱每一个有需要的家庭,让温暖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之间循环流动、生生不息。实现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真诚向往,才是实施家庭教育的根本目的。接下来,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介绍苏州工业园区家庭教育开展情况:

一是因地制宜,打造园区特色的家庭教育。

一个队伍,体现了家校共育的深刻思考。

园区项目化家庭教育的尝试,还要从5 年前的亲子谣名优班主任工作室说起。一群有热情的年轻班主任们,通过问卷调研,设计了一系列寓教于乐的亲子活动,让亲子“谣”成为指导家长有效亲子活动的参谋,让亲子活动私人定制在期待中绽放。通过深入探索家校共育的课题,实现青年班主任共同体的快速成长,亲子谣名优班主任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班主任是家庭教育最中坚的力量,同时,我们也鼓励更多学科老师加入到家庭教育指导的队伍中来。目前,园区共有家庭教育指导师600余人,基本做到各校全覆盖、成队伍、更活跃,家庭教育指导网络更加完善。两位名师领衔苏州市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20 余名教师参加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培训,近300名教师参加家庭教育指导师进阶培训。在全市中小学家庭教育课程项目集中培训与研讨活动中,车坊实验小学成功承办苏州市中小学家庭教育课程项目学校专场会,并进行了隔代教育成果汇报展。星港学校、新城花园小学等学校举办“苏州家话”家庭教育沙龙活动,获得了家长的热烈反响。在2017年苏州市中小学家庭教育课程项目评优评先中,星港学校、星海小学、文萃小学荣获优秀项目学校,于岚等5位老师荣获项目课程学校先进个人,王燕芳等5位老师荣获优秀家庭教育指导师,郭玲玉等10人荣获家庭教育优秀志愿者。通过开展多层次的家庭教育培训,家长学校覆盖全区,学习交流活动不断推陈出新,家庭教育体系逐步完善,为学生心身和谐成长提供有力的基础保障。

一个称呼,展现着家校互动的美好图景。

为切实推进园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系统化、科学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家庭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不断加强和完善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教育网络,我们组建了园区本土的“圆爸圆妈”家庭教育讲师团。他们是来自各个行业的工作者,同时也是家庭教育讲师和家长。

为什么称他们为“圆爸圆妈”?因为家庭是一种缘(圆)分,和谐的家庭成就圆满的人生;圆融是园(圆)区的精神,也是园(圆)区家庭教育的追求。他们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经历,自主备课,并进行了课程路演。各个学校、街道、社工委可以根据讲师提供的题目进行菜单式的选择,根据讲师授课情况进行表彰。讲师团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广大家长和学校的欢迎,课程预约十分踊跃。

圆融、创新、合作、共赢,正是坚持这样的园区经验,我们致力于探索家庭教育项目化运营。园区27所学校和8所幼儿园入选苏州市政府实事项目——家庭教育课程项目,同时也确立了园区自己的8所家庭教育基地学校,每所学校在现有家庭教育课题的基础上,结合区位特色,有针对性地开展家庭教育活动。通过指导家庭教育课程开展,普及家长学校的建设,创新家庭教育的指导方式,营造良好的科学家庭教育的氛围,形成家校教育合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并建立了区级家庭教育课程资源库,举办园区少年儿童“传家训、立家规、正家风”系列主题活动,进一步巩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良好格局,不断提升家庭教育的战略性和有效性。

一个信念,凝聚家校合力的宏大愿景。

园区教育局以《苏州工业园区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的形式,要求各中小学、幼儿园把家庭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家庭教育工作协调领导机制,制订实施办法,提供工作经费保障,将学校安排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计入工作量,统筹协调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等各种家校沟通渠道。家庭教育工作成为中小学幼儿园综合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开展督导工作。今年启动了工业园区家庭教育示范校创建工作,旨在充分培育、挖掘和提炼先进典型经验,以点带面,整体推进。

同时,我们加快部署了工业园区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暨园区家长学校总校)的结构调整和职能调整。我们确定了工业园区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具体任务是:指导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的教学及研究工作;培训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的家庭教育骨干教师;评价全区中小学家长学校的办学水平,评选优秀家长学校以及先进个人。同时细化、量化了中心的工作目标:以《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为纲,以省编《家长必读》、市编《家长读本》为母本,以校本教材为补充,根据校情确定不同年级段教学内容;实行片区分工协作制,分组研究;对各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专兼职骨干教师进行的轮训,原则上每学年不少于一次;每学年总校对全区中小学家长学校进行一次调研性和指导性相结合教学检查;定期对教学管理规范,教学效果显著的家长学校及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二是因材施教,培养积极作为的智慧家长。

让爸爸回归家庭。亲子关系中,父亲维护着家庭的心理秩序,给予母亲支持,给予孩子陪伴,这才是父亲的功能所在。我们鼓励爸爸们发挥所长,提高亲情陪伴的数量和质量:我们有热爱足球、擅长击剑的运动爸爸,每周带着孩子体验体育运动的乐趣;我们有挥毫泼墨、腹有诗书的书法爸爸,和孩子一起创作作品,探讨文化;我们还有乐于助人、热心服务的爱心爸爸,义务帮助学校疏导高峰时段交通、开设校内公益课堂……其中特色最为凸显,当属翰林小学和新城花园小学。翰林小学博士爸爸工作站开设“家庭教育聊吧”和“博士爸爸开讲啦”家庭教育论坛,邀请博士爸爸代表来校开展沙龙活动,开办家庭教育专题微信公众号,建立“博士爸爸工作站”,开启线上直播,开拓家长学习渠道,共享优质家庭教育资源。新城花园小学“新城爸爸帮”,引导爸爸回归家庭教育,招募有家庭教育经验的爸爸加入“导师团”,开设“爸爸书房”,分享家庭教育经验和故事;开展室内外的亲子活动,增进父子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融洽亲子关系,全力打造“4+2”的模式,促进父亲与孩子之间关系的融洽程度。

为隔代教育“正名”。如今,许多家庭已经认识到隔代教养可能的不利影响,但是园区的学校和幼儿园却反其道而行之。唯亭街道在怡邻幼儿园和跨塘幼儿园开展并录制了“艺灵娃”工匠手艺课程和“小糖宝”孝亲学习课程,1000 多位祖父母积极参与,更新了祖辈家长的思想观念。车坊实验小学祖父母培训项目转变“祖辈家长”家庭教育理念,帮助和引导“祖辈家长”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形成祖父母培训的长效机制,开发一套以提升祖父母综合素养为主体的家庭教育校本教材,进一步提升科学教育孩子的能力,做伴随孩子快乐成长的智慧型“祖辈家长”。隔代教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个性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只要采用科学的方法,隔代教育也可以一举三得,让父母更有信心,孩子有成长,老人有所寄托,成为凝聚家庭幸福的特色教育。

让亲子对话“流行”。星港学校的“亲子对话成长月”,让家长与孩子常态化地共同参与到活动中,深化亲子对话的内涵。面对三个校区庞大的家长团体,星港学校将办学特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开设不同深度、不同主题的家长课堂,增进亲子之间的交流,提升亲子沟通的有效性。

让家充盈书香墨韵。青剑湖学校的“亲墨团”通过“近墨”亲子书法讲座、“倾墨”亲子书法课堂、“舞墨”亲子书法大赛、“扬墨”——亲子社区书法活动、“暖墨”亲子书法义卖等活动,积极提升家庭文化素养。景城学校“表达式悦读圈”以家校共读为媒介,探索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在共读目标、共读内容、共读路径上的协调性;立足整合,充分发挥学校和家长资源,探索家校共读的实践路径。

三是因爱而生,让温暖回归每一个家庭。

今年的全国教育工作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教育作了更为清晰的定位和阐述:“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教育、妇联等部门要统筹协调社会资源支持服务家庭教育。全社会要担负起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责任。”我们可以很自豪地说,校社联动、协同育人,园区已经采取了成熟、有力的举措。

园区中小学校以倡导和推动爱心助人、展现自我、奉献社会为宗旨,形成了浓郁的志愿服务文化。园区目前共有注册教育志愿者37605人,志愿者团队328个,志愿服务项目2267个,累计服务时间200023.95小时,这其中,就有645名家长志愿者的贡献。他们或是走进课堂,成为学生社团活动的指导老师;或是自发组织,每天帮助学校引导高峰时段的车流;或是发挥才智,分享自身经营家庭、培养孩子的智慧。让学校、家庭、社区同步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教育的温暖完成了初次的汇聚。

2014年,为总结中新社会管理合作试点成功经验,在园区教育局牵头下,各街道、社工委成立校外青少年成长中心,并按照区域分布,各中小学校成立了联络小组,对接开展工作。各中心成立以来,紧紧围绕园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大局,强化家校社互动,着力培养青少年高尚道德情操、高雅人文素养和良好法治意识,开创了家庭教育指导的新模式。家庭教育指导师以志愿服务的形式每周、每月定时走进社区,提供咨询服务;学校进行家访时也会和社区联动,全面了解孩子的家庭状况。家庭教育、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在社区蓬勃开展,校外青少年中心成为了园区校社合作、协同育人的重要阵地和纽带。

在园区这片改革创新的热土上,充分利用社区资源,让课堂回归生活,是我们积极探索的命题。为了更好地引导青少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动参与社区事务、社会治理,2017 年,园区青少年社区发展咨询员制度作为中新社会治理合作重点项目,率先在园区湖西启动。通过收集社区问题、发表治理见解,提升能力,青少年主动参与到社区治理的过程当中,增强他们的家园归属感。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作为特殊的成长辅导员,要陪伴孩子一起,完成“小当家”岗位任务单,并进行工作汇报。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社区治安管理、安全巡查和环境保护,孩子们锻炼了行动能力、思辨能力,家长们提升了责任意识、家园意识。暑期期间,“湖西小当家”青少年社区发展咨询员的活动得到了各界关注和居民的广泛好评,未来还将对项目实现课程化管理,把社区治理的主题与少先队、共青团组织生活相结合,在全区进行推广。

统筹协调各类社会资源单位,构建家庭教育区域框架体系,积极引导多元社会主体参与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我们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为家长提供及时便利的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护苗行动”是园区实现协同育人、家校社共育的重要抓手。以青少年家庭为基础单位,以家庭教育,亲子教育为抓手,通过多平台、多渠道,开展多维度,多视角的教育体验,以父母的成长带动孩子的成长,促进整个家庭系统积极健康发展,从而实现每个人自我生命的最大价值,达到生命教育的目的。园区组织部、园区政法委、园区社会事业局、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工委、娄葑街道、斜塘街道、唯亭街道、胜浦街道都积极参与其中。实施过程中,学校通过前期的调研,确定申报项目,提交街道;各类社会公益类组织根据学校的需求标的,策划、招投标,由街道与民政部门共同对申报项目进行评估,确定中标项目名录。其中一些项目已经初具成效:苏州工业园区爱助生命品格发展中心与星浦学校合作的“大胜小浦共成长——家校社共育项目”,为外来务工家庭提供科学、专业的支持;苏州伊甸园家庭文化研究与指导中心与唯亭街道、跨塘实验小学合作的《家庭公约》计划,让家庭教育可视、可听、可行;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图书馆与翰林小学、独墅湖学校、星海小学等学校合作的“苏州工业园区幸福家庭书包”项目,用丰富的文化资源,唤起亲子教育的乐趣。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

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让家庭教育与学校德育融为一体,凝聚各方力量,共同负担起立德树人的重任,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温暖和力量注入家庭,注入孩子的成长。

用充满热忱的教育,共筑温暖的家庭,苏州工业园区将会继续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构建社会共育机制,在阵地建设、队伍建设、课程建设上再有突破,依托智慧教育平台,让每位家长时时可学、处处可学,让每个学校科学指导、优化课程,让每个社区常态化地开展家庭教育相关活动。办好教育这一面向未来的事业,成为家庭信赖的教育“合伙人”,让我们共同努力!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