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校传真

薛法根:一生只做一件事,做好一件事!

来源:苏州市教育局发布时间:2024-08-06 11:20浏览量:字体:

36年来,薛法根始终坚持教学第一线,像叶圣陶那样做老师,成为全国知名的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始终扎根乡村教育,像陶行知那样办学校,将一所普通的弄堂小学办成了一个涵盖7所学校的现代化教育集团,践行了一个人民教师的初心使命与责任担当。

薛法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特色的教育家精神,这是我们一线教师的精神坐标和实践的灯塔。在实践当中要做到有从小我到大我的敬业精神,一个人的教育理想和追求,要和我们这个国家的振兴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业融合在一起,才能让平凡的教育工作充满责任感和崇高感,让每一天变得更加有意义,忘情地投入到每一天的工作当中。教孩子6年,要想到他的60年,所以我们要爱孩子,更要懂孩子,更要让孩子成长,不但要走在孩子的前面,引领孩子,也要陪在孩子的身边和他一起成长,更要走在孩子的后面,让我们的孩子独立地成长。教师不仅仅是一个职业,它更是我们终身从事的一份事业。

“办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一直都是薛法根的追求。为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让每个孩子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薛法根带领教师深入教学第一线,原创性地提出了“组块教学”。通过课程内容的优化与重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破解了“高耗低效”的顽症,总结提炼了便教利学的教学范式,延伸到各个学科,推广到全国各地。

10年、20年、30年……薛法根就像那一支燃烧的火烛,用自己的光照亮更多人,教育的光就这样传递开来。在他的言传身教下,有4位教师先后成为“江苏省特级教师”,20多名教师先后成为“苏州市名教师”。2020年,薛法根领衔的“综合育人教师团队”获得江苏省新时代“四有好教师”建设团队。

薛法根:教育毕竟它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老师用时间、用精力、用情怀来打造自己好教师,才能教好教出好学生,才能办出好教育。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每一个青年教师就是一块璞玉,一定要经过教学实践的磨炼才能真正成长起来。就像我是在庄杏珍老师的教导下,在实践当中茁壮成长起来的,我们是遵循一个教师专业成长的公式,那就是实践+反思+读书基本的规律。我们提出了适合于青年教师成长的一个教育的法宝,叫“一课三磨”。我们用一个团队来帮助一个教师上好一堂课,磨的是课,锻炼的是人。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薛法根名字里的“根”,源自家谱。观照他36年的教育人生,“根”字仿佛隐喻——在吴江区盛泽镇这个乡村教育园地,他从没挪过一次窝。面对全国各地城市名校的高薪聘请,薛法根一律婉拒,他表示,自己想成为一棵树,而不是一只鸟,飞来飞去。

薛法根:我从教36年,每一天的工作都是平凡忙碌的,但是这36年给我最大的感受是有了教育人生的幸福感。看到我所教的学生,现在都已经在社会的各行各业干事创业,这就是我最大的荣誉。看到我们学校的教师在这些老教师的带领下茁壮成长,很多都成为名教师特级教师,让自己的同伴变得更加优秀,就是我们的责任和收获。看到学校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从一所弄堂学校发展为一个蒸蒸日上的教育集团,成为当地老百姓满意的信任的好学校,造福于一方百姓,让乡镇的学校真正成为老百姓心目当中所选择的好学校。这就是我从教36年最大的收获,最大的满足做老师是值得的。

当被记者问道,做校长这么多年,您最大的体会是什么?薛法根表示,首先是丰富学校的教育资源,这是校长义不容辞的职责。出乎一般人意料的回答,却是薛法根躬耕乡村教育实实在在的作为。从20世纪90年代起不断迭代丝绸文化,到近年来率先关注科学教育和科学家精神教育,再到眼下与苏州大学、省苏州中学联办贯通学制和课程的开甲书院,薛法根一直敏锐地走在学校文化建设、课程整合创新和育人方式变革的前沿。

薛法根:从学科育人到综合育人,到课程育人,到书院制方式育人,这些都是对我来讲都是全新的一种挑战。但是我想任何事情都是从0到1,从无到有的事情,总得有人去做,总得有人去创造。我想借用我在学科专业方面的优势,来思考创新人才的这种培养的方式和课程的体系建设。(开甲书院)这个书院目的是要培养面向未来的创造性人才,让每一个孩子绽放自己的智慧潜能。在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我们都采用现代书院制的方式,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根据每一个孩子他的特长、潜能、量身定制,个性化的课程,进行个性化的培养。最好的教育就是因材施教,适合的课程教学和组织方式,让孩子得到充分的自由地发展。

36年的乡村教育,让薛法根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成为江南水乡的一道风景。他的教育之根,已经深深地扎在这片炙热的土地上。一生只做一件事,做好一件事,薛法根把最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乡村教育事业。

薛法根:今年是我过的第三十六个教师节,我最想对自己说的一句话就是,“珍惜平凡的每一个工作日,让工作的每一天变得更加充实而有意义就行。”(杜伟)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