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服务 > 网上调查

2016,教育哪件事对你影响最大?

来源:发布时间:2016-12-30 09:00浏览量:字体:

  2016年是苏州教育“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苏州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一年。这一年里,苏州教育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努力培育“全纳、公平、优质、适切”的教育现代化苏州形态,办好苏州人民满意的教育。一项项教育惠民新政落地实施,一件件教育惠民工作创新开展。在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征程中,苏州教育人秉承优良传统,按照“两聚一高”的总目标总要求,将“创新四问”作为推进工作的全新导向,努力让每一个学生、家长、老师感受到苏州教育发展的温度。

  2016年,苏州教育哪件事对你影响最大?今天,2016年苏州教育十大惠民工作评选启动,我们遴选出23个创新项目,诚邀广大师生、家长和市民参与投票。我们从这里出发,我们想走得更远,期待您的宝贵意见!

  2016年苏州教育十大惠民工作评选

  23项候选项目

  (排名不分先后)

  1.关注每一个家庭,在全国率先将家庭教育纳入政府公共服务。构建苏州家庭教育专业化研发平台,成立苏州市中小学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实施家庭教育指导师万人培训计划。遴选200所苏州市中小学家庭教育项目课程实施基地与项目拓展学校。发放90万册《苏州家庭教育家长读本》。组建11支家庭教育讲师团,开展各类讲座咨询活动近1300场。发布《苏州父母》APP、《苏州中小学家庭教育》公众微信号。苏州中小学家庭教育课程项目被列入2016年市政府实事工程,在全市掀起人人关注家庭教育、人人学习家庭教育的热潮。目前,项目已初步形成苏州形态的家庭教育服务品牌,引发各级各类媒体的高度关注和跟踪报道。获评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家庭教育知识传播激励计划家校合作优秀案例”十佳。

  2.志愿精神在教师中传递,“林老师”团队获评全国最美教师志愿服务团队。由市教育局、妇联共同培育的“林老师”团队,以“为国教子,以德育人”为宗旨,以关爱每一位孩子,关注每一个家庭,关心每一所学校”为理念,通过咨询、讲座、家长沙龙等形式为全市家庭及学校提供家庭教育专业服务,已成为苏州市推动家庭教育发展的强大力量。团队成立以来,回答家长网上咨询问题 13713个,接听热线电话近1.7万个,接待面询家长7600多人次;为幼儿园、中小学、街道社区作讲座4300多场,受众面达91万多人次。2016年“林老师”团队获评“全国最美教师志愿服务团队”荣誉称号。

  3.全市首届教育教学成果奖颁发,推动教育质量持续提升。为促进我市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全面推进课程改革,深化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2016年5月我市出台《苏州市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办法》。2016年首届教育教学成果奖共评选出150项,其中特等奖29项,一等奖50项,二等奖71项。苏州市教育教学成果奖每2年评选一次,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三大类,是我市加强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对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和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检阅和展示,以此形成更多具有示范带动作用和推广价值的高水平教学成果,努力推动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实现新的提升,为形成教育现代化的苏州形态作出更多贡献。

  4.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出台,全市广大乡村教师迎来发展红利。为贯彻落实国家、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在深入调研全市师资队伍的基础上,2016年9月出台《苏州市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6-2020年)》,针对我市教师队伍结构性缺编、代课教师快速增长、教师专业发展受限、城乡教师轮岗交流和均衡配置政策支持不够等情况,重点在编制、招聘、待遇保障、培训等方面进行制度设计,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和保障乡村教师权益。文件还率先在全省探索通过按岗位购买服务的办法招录聘用教师,努力缓解我市“十三五”期间入学人口的刚性增长与编制政策的刚性约束之间的矛盾。

  5.启动全纳型后备干部培养试点,牢固树立容纳全体和注重关怀的教育观念。认真贯彻《市委关于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完善、创新、优化学校管理人才培养和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加强教育系统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启动开展“全纳型”后备干部培养。计划每年遴选5名左右优秀年轻后备干部,到苏州市盲聋学校和苏州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挂职锻炼,在苏州教育系统干部教师中牢固树立容纳全体和注重关怀的全纳教育观念,树立“以生为本、按需供教”理念,促进青年干部在特殊环境和关键岗位上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增长才干。今后,在特殊教育岗位工作历炼将作为年轻后备干部考核、任用的重要条件。

  6.《苏州教育现代化2030战略规划》鉴定会在京举行,开启未来15年教育现代化新征程。2016年6月29日,《苏州教育现代化2030战略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成果鉴定会在北京举行,国家教育资讯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出任鉴定组组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名誉会长郝克明、会长闵维方出席了会议。这是全国首个地级市面向2030年的教育现代化战略规划,是苏州教育在全省全国一次先行先试和带动引领,具有开教育现代化发展之先的重大示范意义,标志着苏州正式开启未来15年教育现代化征程。《规划》编制工作历时2年多,提出了全面建成“全纳、公平、优质、适切”现代教育制度体系,构建创新引领、个性发展的人才培养环境,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全民终身学习型城市,成为全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枢纽城市和国内外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的重要策源地之一,跻身全球教育发达城市行列的愿景目标,得到鉴定组专家的一致肯定。

  7.“好学校大家说”获评第二十届中国教育电视优秀节目一等奖,向全国递出苏州教育新名片。“好学校大家说”活动,通过深度剖析学校的办学现状与定位,厘清学校发展优势和难点问题,引导校长立足现代学校制度加快自身专业发展,提升办学治校专业化水平,研制满足学校发展需要与社会需求的配套政策,并引导校长以科学实证为基础,树立理性审慎的办学观,在实证研究中实施基于学情分析的办学策略。“好学校大家说”自2014年4月份启动至今已举办七期,有效促进了校长专业发展、提高学校办学水平,掀起全社会关注关心教育的热潮,成为苏州教育的一张名片,2016年获评第二十届中国教育电视优秀节目一等奖。

  8.刚性落实学校建设“八个必须”,全面保障全市校园建设质量和学生身心健康。2016年,我市聚焦学校建设,规范质量管理,深入推进制度创新,积极探索学校建设新思路,在全国率先出台学校建设、验收及投入使用前置性刚性文件《关于加强学校新建项目投入使用的若干意见》(苏府办[2016]116号)、《关于提升校园环境质量水平 保障学生身心健康的意见》(苏教〔2016〕1号),开创学校环境安全建设新纪元,保障师生身心健康发展。2016年全市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55所(其中29所已于9月1日正常启用),共计新增学位4.213万个。

  9.启动中小学学业质量评价改革,以多元评价育阳光少年。在《苏州市中小学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评价方案》及中小学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评价系统的基础上,2016年8月我市启动学业质量评价改革项目,9月率先在直属初中学校进行试点,逐步形成了区域、学校、教师、学生层面的个性化分析报告,并在此基础上分学校开展基于数据和实证的教学改进。中小学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评价突出多元指标评价、基于证据评价、发展进步评价,通过开展统一的学业水平测试,结合问卷、访谈、教学视导、实地观察等多形式、多维度的调查,依托学业质量分析管理系统,既测量学生的学业水平,又测评学业水平的影响因素,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业质量,是我市教育评价的一项重大改革,将进一步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推动基础教育的转型。

  10.稳妥实施积分入学,保障随迁子女入学科学有序。2016年是苏州市区实施积分管理政策的第一年。苏州市及各区成立积分管理办公室,派驻专职人员集中办公,协同推进积分管理,多渠道、多形式加强政策宣传,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市区教育行政部门严格遵照“应开尽开、能纳尽纳”的原则,根据各校当年度实际可吸纳能力,尽量满足积分入学需求,开放小学107所,初中70所。坚持实施政策公开透明,办法科学合理,把握客观公正,机会均等公平,全面提升服务质量,确保积分入学真正惠政于民。市区(不含吴江)积分入学申请人数12154,准入人数11530,准入率94.87%。政策实施以来,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生态,促进教育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11.苏州—美国茱莉亚大师班音乐节成功举办,进一步推进“苏式美育”品牌建设。近年来,我市学校美育教育创特色、出亮点、高水平发展,初步形成了“苏式美育”工作品牌,美育成为推动我市素质教育的强大内驱力。经省教育厅推荐,我市成为全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实验区,并将承办2019年全国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2016年我市整合国内外高端教育资源,在苏州市中小学生艺术节活动期间,与国际一流艺术学院——茱莉亚音乐学院合作举办大师班音乐节,开展世界顶尖艺术学术交流,音乐节采取音乐会和单独授课的形式,让大师与学校的师生们“零距离”接触,促进了我市青少年音乐艺术人才培养和学校艺术教师业务水平的提升,是我市音乐教育交流史上一项重要活动。

  12.苏州市校企合作服务平台上线,推动产教深度融合。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我市继2014年7月在省内率先出台《苏州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后,2016年3月又率先建设启用了“苏州市校企合作服务平台”。通过引入专业服务团队,进行O2O联动服务。线上运用最新的云计算技术来整合政行企校等资源,提供权威资讯和动态,线下积极开展多层次的校企资源实体对接活动,协助个人、院校、企业申请各类合作项目。目前平台已入驻企业862家,在苏的42所大中专院校都已经上线成为会员单位,个人有效用户数量多达23325名,设立创新创意中心6家,实现校企之间服务、人才、技术、合作全面对接,有效推动产教融合。

  13.推进名城名校融合发展,建立校地携手共建机制。为加快推进在苏高校全方位、多层次融入地方发展,成为苏州经济社会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自2016年开始,创新实施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积极探索新一轮省市共建苏州高等教育模式。随着战略的实施和推进,在苏高校整体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协同创新能力逐步增强,苏州科技学院成功更名为苏州科技大学,苏州幼儿高等师范学校升格为高等专科学校。在苏高校在人才集聚、科技支撑、资源共享、文化传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得到了更好发挥,地方政府对高校的服务水平和协调能力得到了不断强化,初步实现了名城育名校、名校促名城的苏州高等教育融合发展新局面。

  14.责任督学挂牌督导,护航苏州教育发展。苏州教育督导自2013年9月在全市率先实行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以来,不断优化责任督学队伍建设,强化挂牌督导结果运用,提升挂牌督导工作品质。探索以问题为导向发现、调研、诊断、整改、回访、评估的实践路径,坚持“哪里有教育问题,哪里就有教育督导”的工作机制,挂牌督导方式更科学、视角更广泛、问责整改更有效。今年全市360多名责任督学,访谈教师、校长2500多人次,随堂听课2800多节,处理投诉咨询电话1100多个,提出合理化建议1500余条,撰写各类报告1200余篇。吴江区、相城区、姑苏区荣获“江苏省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市、区)”称号并顺利通过国家教育部创新县(市、区)材料审核。

  15.“外教课堂”政府买单,万名中小学生上免费外教课。教育国际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教师队伍国际化是实现教育国际化的关键。为提升教师队伍国际化水平,我市创造性地推出了政府买单的“外教课堂”项目,免费向所有项目学生提供专用读本,凸显政府大力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的惠民举措。2016年,外教课堂项目已实现直属学校万名中小学生全覆盖,并不断地追求项目品质的提升,通过推进课题“中外教师课堂教学比照研究”引导中外教师研讨课堂,通过举办初、高中生演讲和辩论赛之类延伸项目整体提升学生素养,通过定期组织赴各区薄弱学校的送教活动不断扩大此项目的效益和辐射影响。

  16.世界语言大会展示馆·语言文化研习体验馆开馆,建成苏州语言文化事业发展新载体。2014年6月,世界语言大会在苏州举办,通过《苏州共识》。为把大会成果永久保存下来,使之成为广大师生了解世界语言文化的窗口,中国教育部、国家语委会同江苏省和苏州市共同决定建设“世界语言大会展示馆暨语言文化研习体验馆”。经过近两年的规划和建设,2016年6月15日,世界语言大会展示馆·语言文化研习体验馆建成开馆。展馆同时成为“南京艺术学院语言文字创意实践苏州基地”“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与艺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苏州基地”“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创新实践基地”,成为我市推进语言文化事业的重要载体。

  17.苏州华中师大教育研究院成立,全面推进我市教育信息化协同创新发展。为进一步提升基层学校、一线教师参与教育信息化的工作积极性、创新教育信息化推进模式,2016年8月由苏州市教育信息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行业代表共同发起成立了苏州华中师大教育研究院。通过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与产品研发、开展数字教师一体化培养与培训、推广教育信息化成果转化与产业发展,汇聚广泛资源,吸引各方参与教育信息化实践与研究,推动苏州教育信息化不断前进。2016年12月研究院联合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中心在苏州率先发布未来教室StarC3.0系统,再次引领全国教育信息化潮流。截止2016年全市共建成273间未来教室,覆盖83所中小学校,服务超过15万名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

  18.中考体育新方案发布,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为进一步加强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促进学生运动技能的发展和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本着导向性、科学性、针对性的原则,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2016年11月我局出台《2019年苏州市初中毕业生体育考试办法》,对中考体育考试项目、评分标准、考试结构等方面进行科学、适度的调整和完善。新的考试方案提高了中考体育总分,由原来的40分提高到50分;调整了项目设置,将核心身体素质男生1000米跑、女生800米跑列为必考项目;提高了项目标准,满分标准逐步靠近国家标准。新方案的出台将进一步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和良好的生活方式,全面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19.民间教育投资热情高涨,苏州民办教育迎来发展新春天。2015年3月,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全市民办教育发展意见》,市本级设立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围绕推动社会资本投资教育和提升民办学校办学水平两大重点,对新建民办学校、生均公用经费、为教师缴纳年金以及民办学校教师培训和为学生提供科学实践、艺术教育、阳光教育课程等项目给予奖补,激发了民间资本投资教育的积极性,引导着民办学校向更高水平发展。2015年以来,全市新建成民办学校10所,幼儿园40所,吸引社会资本20多亿元,新增学位3.5万个,民办教育为缓解公办教育资源不足发挥了积极作用。

  20.“家在苏州·E路成长”社会实践活动全面推行,中小学生校外教育全面推开。在市文明办等部委办局的紧密合作下,“家在苏州·E路成长”社会实践活动正在中小学生中全面推行。目前市区100多个博物馆、展览馆、世遗场馆、历史文化馆、传统民间工艺场馆、爱国主义基地,甚至企业体验馆,都成为了中小学生的社会实践体验站,学生凭E卡通刷卡免费进入,配套特色体验课程、学生成长护照、社会实践情报网站让学生课外社会实践活动变得更有趣更便捷,同时每学期根据大数据指标进行活动场馆和实践课程的重新规划和更新升级。2017年,体验站将扩大到500家以上,并同时推动校馆联动实践课程建设。苏城丰富的社会资源将更好地滋养学生成长。

  21.教育博物馆即将全面落成,传播苏州教育文化精神。苏州素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为彰显苏州教育厚重的历史传统、诠释苏州教育丰富的人文内涵、展示苏州教育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发挥光前裕后、资政育人的作用,经市政府批准,于2013年启动苏州教育博物馆建设。目前教育博物馆古建修复改扩建工程已竣工,布馆工作完成过半,2017年将全面建成开馆。教育博物馆是建设“博物馆之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社会实践基地、教师的专题培训中心和市民的终身学校,为苏州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积极的贡献。

  22.志愿者线上管理平台启动,激发学生社会责任感。2016年上半年,我市启动志愿者信息化管理平台,半年以来已经记录有824个服务项目,83470名学生志愿者,48849个服务时长。所有服务时长将在学生毕业之时全部导入市志愿者平台,平台也将为升学、入职等提供具有公信力的证明。以小项目、校内项目为主向校外项目延伸的志愿者服务模式已经在所有中学全面普及,让所有的学生,随时可以成为志愿者服务者。通过志愿服务精神的培育和实践,大力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3.“大别山支教行动”用爱陪伴山区留守儿童,传递苏州教育关爱。2016苏州市教育志愿者大别山支教行动的主题是“让留守儿童假日有家”,整个暑假,24名教师志愿者千里迢迢,远赴大别山山区金寨杨湾村希望小学新建留守儿童之家,给山里的留守儿童带去从来没有的音乐、足球、科学实验、游戏、美术课,以及整个暑期每天24小时的温暖陪伴。大别山深处时常没电、没水、暴雨、路淹,但爱的陪伴让每个孩子的心感受了春天。用爱陪伴长大,用责任照亮未来,这是苏州教育志愿者们践行志愿者精神的又一次实际行动。

请把您心目中的教育十大惠民工作序号发送至邮箱:tkbs@sina.com,谢谢您的配合。

(责编:市教育局)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