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公示公告

关于《苏州市国际理解教育项目》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报告

来源:苏州市教育局发布时间:2021-12-01 13:53浏览量:字体:

为深化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提升中小学生国际素养,贯彻落实《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16]10号)精神,苏州市教育局积极探索国际理解教育特色模式,持续推进苏州市国际理解教育项目实施。为加强对本重大行政决策执行情况的跟踪、调查与反馈,促进决策的有效执行,提高实施效果,现将该重大行政决策项目后评估情况报告如下:

一、项目总体评价

根据苏州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情况,苏州市教育局自20165月份启动苏州国际理解教育的实践研究工作。历经前期准备、专题调研、区域考察、筹建基地、建立资源库、活动推广、征求意见、总结反馈调整等环节,取得了大量实证经验和实践案例,赢得了广大学生、家长、老师,乃至全社会的一致好评,达到了实施的目的和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构建立体网络,加强顶层设计

制定并印发苏州市国际理解教育指导性文件《关于深入推进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实施意见》,建立了复合型研究团队和师资队伍,并组织赴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实践调研,学习先进经验。实现国际理解教育项目学校县市区全覆盖,共遴选出66所项目实验学校,组建国际理解教育联盟,在学科渗透融合、校本课程开发、主题活动开展、校园文化营造、专业师资培养、评估体系构建这六个方面进行重点推进,探索出一条研究与实践共同发展的工作路径。各项目校把国际理解教育纳入学校整体规划和系统设计,明确了各校国际理解项目负责人,结合学校资源优势和办学特色,制定了校本化的《国际理解教育实施方案》,进行了各具特色的先行探索。

(二)探索多元途径,有序推进国际理解探索

近年来,各项目学校多次开展国际理解教育主题活动,交流探讨国际理解教育的校本课程开发、课堂展示和教学评估,并结合校本特色,开发设计本土国际理解教材、课程和活动,建立国际理解教育资源库,并组织教师进行校本培训、方案设计、课例展示等多样化的实践探索。

(三)聚合优质资源,促进师生国际素养提升

不断拓宽教师培训渠道和资源,包括外教课堂项目、引智培训项目在内的品牌项目,与境内外一流科研院所、中外合作大学、特色创新学校及知名高等院校等合作,培养了一批国际理解教育的骨干教师队伍,同时通过以点带面的辐射方式,将优质师资辐射到更多学校。邀请专家、脱产学习等方式,为我市师生搭建师生合作、师师合作、生生合作、中外合作和区域合作的平台,探索面向未来的多元知识人才培养途径。

(四)以科研为引领,发挥典型示范效应

遴选部分学校重点开展国际理解教育课题研究,组建课题研究共同体。全大市内遴选出的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等3所国际理解项目实验学校成功入选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全球教育创新计划(GEII)项目,并组织核心成员赴清华大学参加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中国教科院·哈佛GEII专题工作坊。通过为期一年的全球公民素养学校行动课题研究,在学校内部严格实施全球教育的目标和计划,开发学校全球教育模型及发展策略,并将研究成果进行区域推广。

二、项目取得的具体成效

(一)组建了区域性国际理解教育研究共同体

在北京、上海等地专家的指导下,集合了一批国际理解教育项目学校,多次举办国际理解教育培训及课题研讨会,经过实地调研、需求分析、方案制定、课程开发、评估反馈等程序,在指导意见、课程体系、校本开发、教学模式、师资培养、资源建设、评估体系等七个方面重点推进,同时将项目学校覆盖面推广到全市十个区县,形成国际理解教育研究共同体,探索出一条研究与实践共同推进的工作路径。

(二)有效推进国际理解教育的校本实施

各项目校把国际理解教育纳入学校整体规划和系统设计,结合本校的资源优势和办学特色,制定了校本化的《国际理解教育实施方案》,开发了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自主编印了校本教材,并组织教师进行校本培训、方案设计、课例展示等多样化的实践探索。同时,各学校通过“序列化”课程目标引领,推动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开发:小学阶段着重让学生“认识世界”,初中阶段着重让学生“理解世界”,高中阶段着重让学生“融入世界”。各校经过实践探索,打造出一批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国际理解教育特色课程。

(三)创新“品牌式”主题活动,推动国际理解教育跨境实施

一方面,各校结合自身特色,协调企业、社区和家长等各方力量,开展模拟联合国、国际文化节、莎士比亚戏剧表演等丰富的国际理解教育校园主题活动,形成一系列特色活动品牌。另一方面,各校充分利用已有的国际友好城市及境外友好学校的资源平台,每年组织近万名师生赴境外学校开展主题式的交流、研学旅行和浸润式插班学习活动,过万名学生通过视频软件、电子邮件等形式开展基于网络平台的国际交流,近1500名学生参与新加坡Y.LEAD青年领袖研讨会、地球村双语演讲比赛等国际赛事与论坛会议。

(四)打造了一批国际理解教育师资队伍

苏州市教育局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一是促进师资力量的多元化。苏州市自2006年开始推行“外教课堂”公益惠民项目,统一聘请外籍教师进校园开展英语教学,惠及所有直属学校学生。二是加强教师国际素养培训。苏州市不断拓宽教师海外培训渠道,选派优质汉语推广教师赴海外任教;同时综合运用专家讲座、实地考察、课堂观摩等方式,有计划地开展外事干部专业化培训和教师国际素养提升引智培训。三是探索中外教育融合教师培养项目。在公立学校遴选一批优秀教师,以全脱产方式到国际化学校教学环境中进行为期一年的跟岗培训和教学实践,培养出一批兼具本土情怀和国际素养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五)搭建了国际理解教育资源平台

为保障国际理解教育的有效推进,苏州市教育局全方位统筹、挖掘、引进、共享优质国际理解教育资源。一是引进国际合作项目。苏州市与国家及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国家汉办、英国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等机构加强合作,引进“梦想与团队”“文化寻力”等国际理解教育项目,举办“金鸡湖国际教育论坛”,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举办EGC国际理解教育大会等高峰论坛,推动中外学校建立友好交流与合作的长效机制。二是激活本土资源。苏州市依托区位优势,挖掘本土资源,积极调动家长、社区及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等国际学校力量,共同推进国际理解教育的实施。三是建设“互联网+”平台。苏州市紧跟教育信息化3.0时代的步伐,建立国际理解教育网络平台,及时发布政策文件、国际资讯、典型案例等信息,让优质国际理解教育资源惠及更多学生。

(六)构建了国际理解教育评价机制

苏州市教育局联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苏州市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等研究机构,构建师生国际化素养评估指标体系,并分别编制师生国际化素养调查问卷,借助网络平台对全市初中生和教师进行抽样调查,通过数据统计分析与评估,帮助学校有的放矢地改进工作。此外,定期召开专题汇报、项目展示活动,并邀请相关专家赴学校实地调研,通过课堂观摩、师生座谈等形式,对各校国际理解教育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反馈建议。

三、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本项目实施以来,我市在国际理解教育方面取得明显的成效,但国际理解教育是着眼于未来“全球公民”的意识与素质的培养,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实践性和前瞻性,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市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相关理论和实践模式仍在探索和开发中。目前在项目推进过程中还有以下问题及建议:

(一)对国际理解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

部分学校和教师对国际理解教育的认识仍存在片面性,简单认为国际理解教育等同于“国际了解”,或理解成为留学出国做前期准备的教育,或把国际理解教育认为是学校教育锦上添花、可有可无的部分,导致整体的思想站位不高、具体实施的措施与真正国际理解教育的初衷产生偏差。

建议:组织开展校长、学校管理人员、一线教师三级层次的国际理解教育培训,提高思想站位认识。努力将国际理解教育的理念下沉到一线教师,定期组织教师开展学术研讨、专家培训、主题工作坊等活动,将国际理解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中。

(二)课程的开发与建设还需强化

部分学校推进国际理解教育的实施途径较为单一,仅仅在教学中添加国际化元素,对国际理解教育简单理解,浅层实施,缺乏科学化的构建和体系化的评估。

建议:进一步指导学校从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角度思考和定位,通过“学科渗透融合”“主题活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等主题进行扎扎实实的课程建设和实施,逐步实现培养“认同自身传统、包容世界文化的人”的教育目标。

(三)保障条件还需进一步完善

项目进行过程中仍面临项目实施、保障体系、评价机制不完善,经费投入不到位的问题。项目基础不够扎实,推进面临困难,亟需完善保障条件,进一步保障项目的落地实施。

建议;进一步创新机制,完善经费保障,激发和调动学校和师生投入到国际理解教育实践中的积极性;开拓境内外资源,充分利用信息化媒介,搭建优质资源共享平台和师生自我展示平台;加强国际理解评估体系的构建,保障项目的可持续推进。

   

苏州市国际理解教育项目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小组

                         20211130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