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观察

“软科排名” 法国高校的翻身仗

来源:中国教育报发布时间:2020-09-04 16:59浏览量:字体:

全球高等教育评价机构软科(ARWU)8月15日正式对外发布了“2020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榜单中的法国高校排名让人惊喜。巴黎萨克雷大学、巴黎文理大学、索邦大学、巴黎大学和格勒诺布尔-阿尔卑斯大学5所高校入围百强,其中巴黎萨克雷大学名列全球第十四位,欧洲第三,仅次于英国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法国艾克斯-马赛、大学斯特拉斯堡大学等高校排名较以往也有所提升。对此,法国高等教育与研究部长维达尔对法国高校的表现表示祝贺,并认为这是国际社会对法国高教改革成果的认可,同时这一结果也印证了法国高教与科研团队的质量。那么,为何多年以来法国高等教育在世界主流大学排行上一直“默默无闻”,法国高校凭什么完成了“翻身仗”呢?

“合并大法”奏效

为了提高法国大学的“国际能见度”,合并无疑是一条简单易行的道路。合并不仅可以增加人员数量,也有利于重新打破学科界限,开展制度改革,得到国家的政策关注。

一鸣惊人的巴黎萨克雷大学成立于2014年12月,是合并了3所大学、4所“大学校”和7个研究所成立的新大学,其中包括2019年软科排名世界37位的巴黎十一大,另外还有巴黎中央理工大学、法国国家原子能研究所、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等优质高教和科研机构。巴黎文理大学组建于2010年,汇集了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巴黎第九大学、高等矿业学校、居里研究所等25个“老字号”。从巴黎文理大学的校友和师生中走出来了33位诺贝尔奖得主、14位菲尔茨奖得主、38位凯撒奖得主。

2018年1月1日,法国公认的人文学科巨擘,原巴黎索邦大学(巴黎第四大学)和巴黎科学学院重要继承者皮埃尔和玛丽·居里大学(巴黎第六大学)合并成了今天的索邦大学,事实上两所高校均实力不俗,比如巴黎六大在合并前就有多个专业领域处于世界顶尖水平,自然指数全球五强,拥有超过120个高端实验室,只是学科仅限于科学和医学专业。

巴黎大学成立于2019年3月,是最新合并的高校,其成员包括过去的笛卡尔大学(巴黎第五大学)、狄德罗大学(巴黎第七大学)和巴黎地球物理研究所。以过去的巴黎五大为例,该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2世纪,以医学、生物和药学著称,有几十位诺奖得主是该校的荣誉教授。格勒诺布尔-阿尔卑斯大学更是经历了数次合并重组,最近一次机构整合是在2020年1月,目前该校拥有55000名学生,其中国际留学生有8500名。

不可小觑的实力

法国是欧盟面积最大的国家,拥有6706万人口。法国也是欧盟最大农业生产国、老牌工业大国,工业链较为齐全。其中,核电、石油加工技术位居世界第二位,航空宇航技术位列全球前三,钢铁纺织产业位居世界第六。同时,法国还是世界上第五大出口国和第六大进口国,世界第一大旅游接待国。法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欧盟重要创始国和成员国,在国际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而法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毋庸置疑为其国家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支持,实力不俗。

法国是中世纪大学的摇篮,高等教育拥有悠久的历史。法国高等教育机构超过数千所,科研体系亦相对成熟,拥有69名诺奖得主(2019年),菲尔茨奖数量全球第二,以法国国家科研中心(CNRS)为例,该机构成立于1939年,是全球最大的基础教育研究机构。2020年3月公布的自然指数中,法国国家科研中心位列全球第四,自然科学、化学、地球和环境科学位列全球第三。

卓越大学建设

法国高校多年来不能强势入围世界主流大学排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法国高等教育的体制。首先,上千所高等教育机构中有71所公立大学、116所大学科技学院(IUT)、266所工程师学院、236所商学院,另外还有新闻类、艺术类、医药类、法律类等专业高等教育学院700多所。不少机构拥有很好的教育质量,但规模较小,授课多以法语为主,“国际能见度”低;其次,法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长久以来形成了综合大学、精英类的“大学校”和科研院所三足鼎立的局面,各自为政,鲜有合作。

法国素来重视高等教育与研究工作。2019年法国高等教育与研究预算为282.6亿欧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6%。21世纪以来,法国也开始重视建设高水平大学。2006年,法国颁布了《研究导向法》,鼓励同一区域内的大学、“大学校”和科研机构合并,建立“高等教育与研究集群”(PRES)。2009年,法国出台“投资未来计划”,投入200多亿欧元建设“未来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领域,并投入专项资金建立“卓越大学”(IDEX)。随后,法国在与高校签订发展规划时也会追加专项,招标选拔并支持入选“卓越大学计划”的高校。2013年,法国颁布新的《高等教育与研究法》,鼓励合并建立大学共同体(COMUE),提高办学效率和国际化水平。

多元化的大学排名

关于大学排名的争议长期存在,事实上,法国的大学在2020年6月发布的“2021年QS世界大学综合排名”以及2019年9月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的2020年世界大学排名中表现都不如此次“抢眼”。这也是大学排名采用标准本身的差异。

这里选取软科、QS和泰晤士排名为例。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以评价方法的客观、透明和稳定著称,全部采用国际可比的客观指标和第三方数据,包括获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的校友和教师数(20%)、高被引科学家数(20%)、在《自然》和《科学》上发表的论文数(20%)、被科学引文索引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论文数(20%)、师均学术表现(10%)等。QS大学排名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在衡量指标方面,主要考虑学术领域的同行评价(40%)、全球雇主声誉(10%)、师生比(20%)、单位教职的论文引用数(20%)、国际教职工比例(5%)和国际学生比例(5%)。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则分别考虑教学(30%)、研究(30%)、论文引用(30%)、国际化程度(7.5%)、产业收入(2.5%)。

多元化的大学排名对高校办学有不同侧重的评价,不断改进的评价指标对于高校来说仍是晴雨表。不管对于一直表现强势的英美大学,还是奋起发力的中国大学,或是本次让人眼前一亮的法国高校,正确看待世界大学排名,牢牢把握高等教育办学本质和规律,在良性竞争中不断改革创新才是正途。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